山东是具有光荣传统的著名革命老区。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驱就开始在山东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更是华北地区持久抗战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解放战争时期,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一系列胜利,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在那些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齐鲁大地作出了巨大牺牲,镌刻下了永久的历史记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院21服设本科1班孙乐天同学在寒假期间来到了济南市大峰山八区兴隆镇党支部旧址进行参观学习。

一段段纪实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见证了党的力量由萌芽走向绽放。在刻满记忆的文物、照片前驻足沉思,对平阴县党的发展和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百折不屈的精神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通过阅读馆内的史实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抗战爆发前,平阴县还没有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1938年仅有陈振麓、丛芝发等几人在外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以,平阴的党史故事也就从1938年开始。1938年4月,党组织到大峰山地区发展党员,创建革命根据地,毗邻大峰山的安城镇东部村庄较早的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

1938年5月,大峰山地区的党组织到兴隆镇一带,发动群众,并从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兴隆镇村青年知识分子谷扩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平阴县早期党员之一。1938年9月,经谷扩如介绍,兴隆镇村戴金琢、戴金华、戴召显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兴隆镇村党支部成立,成为平阴县最早建立的党支部。兴隆镇村党支部建立后,积极发展党员。至1940年底,该村已有党员20人,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全村群众同敌人进行了灵活多样的斗争。一是积极掩护来村工作的党的干部。组织党员利用晚上时间秘密开凿山洞,将挖出来的新土全部倒在田里,当夜平好耙平,不露任何痕迹。先后在山上、村里以及谷家坟等挖了几处藏身洞。这些洞穴为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熊善隆、谷扩如、刘太东、蔡杰民等领导同志都曾在这些洞里开过会或者藏身。二是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相继建立了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做军鞋、送军粮,参军参战上战场,先后动员35名青年参加抗日队伍。支部带领党员多次行动,截断敌人电话线,破坏敌人通讯设施。三是组织群众应对敌人“扫荡”。在歪脖子山上设立岗哨,由三名支部成员轮流站岗放哨。在山上堆了一堆石头,石头堆上盖个草帽,一般情况将石堆推倒,紧急情况则鸣枪报警。一次,平阴、长清的日伪军到该村“扫荡”,因为站岗的发现早,及时将石堆推倒,党员和积极分子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将牛羊等牲畜隐藏到西山峪和小艾峪,避免了群众财产损失。由于兴隆镇村党组织建立早,宣传发动、组织群众抗日活动开展得好,全村没有一个“二鬼子”(伪军)。因此被敌人说成是“赤化村”。与之相反,由于该村对敌斗争活跃,为革命做出了贡献,被平阴县党政领导称之为“抗日救国的模范村”。

通过本次红色走读,孙乐天同学表示: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好宝贵的家乡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缅怀英雄先烈的卓越风骨,谨记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才能更好的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