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ccm必赢国际红色走读 徐州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发布时间:2023-02-21点击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中流砥柱。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我院20时装本科5班的薛欣瑜同学在寒假期间参加了对家乡革命旧址进行红色走读的活动。她来到家乡徐州泉山区的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       通过参观旧址里的历史文物、古迹、音视频等资料进行学习,深刻明白:铭记英雄烈士,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保持为民初心,守好红色江山。

1923年夏,刚毕业的吴亚鲁被党组织委派到徐州开辟工作。他以省立第三女师教员的身份为掩护,依托教学之便广泛与徐州各校进步师生接触,引导他们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创办了《平民声》并担任主编。不久,革命宣传活动扩大到徐州七所中学、部分小学和铁路工人中,培养考察了一批积极分子。1924年6月,徐州第一个社会主义团组织成立,吴亚鲁任书记部主任。当年12月,徐州团组织改组为青年团徐州地方委员会,吴亚鲁被指定为书记。1925年,吴亚鲁成立了徐州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徐州支部,培养了革命力量。

6月,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徐州后,他领导党、团员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声援活动。由于在第三女师驱赶校长的斗争中不慎暴露了身份,7、8月间党组织为保护吴亚鲁,将他调离徐州。在徐州短短两年时间,吴亚鲁带领一大批进步青年成长为党的骨干,被称为“徐州地区和豫东、皖北邻县的革命运动的重要的引路人、播种者”。

而这些只是吴亚鲁同志在徐州地区的事迹,吴亚鲁同志的一生都在为革命斗争,从他身上更是能够看到共产党人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身上的责任与担当、风骨与品质。

要以吴亚鲁同志为榜样,成为敢于斗争、许身为国的孤勇者。吴亚鲁同志参与了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等,经历了4次被捕入狱,遭受敌人多次严刑逼供仍然忠贞不屈。在1939年“平江惨案”中,面对一群荷枪实弹的暴徒,毅然决然挺身而出,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共产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要以吴亚鲁同志为榜样,成为胸怀家国、不负人民的践行者。吴亚鲁同志在青年时期目睹当时社会的腐败和落后,就产生了强烈的革命愿望,立志拯救国民于水火之中。从入党的那一天起,直至牺牲的最后一刻,吴亚鲁践行了他“为国为民、何惜头颅”的誓言,创造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吴亚鲁同志的一生就是对横渠四句的最好诠释。

通过本次红色走读,薛欣瑜同学感悟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对党忠诚更是共产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我们新一代的青年要理解并践行“理想信念与时代同心同向,青春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道理,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