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ccm必赢国际通讯员:冯伊铭)为了深入发掘江西的红色文化资源,继承安源精神这一百年的红色传统,汲取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2024年6月29日,江西服装学院“溯‘萍’安峥嵘岁月”红色之旅团队,在王袭老师的带领下,从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启程,抵达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红领巾的诞生地——萍乡,开展了追寻安源红色足迹、重温江西红色印记的社会实践之旅。
图1 队旗
回望历史研学孔庙
29日下午,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首次造访了萍乡的孔庙。这座孔庙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的武德年间,拥有近1400年的悠久历史。目前所见的建筑实体是在清朝雍正十二年间(1734年)重新建造的,并且它是江西省内保留最为完整的孔庙建筑群。关于萍乡与孔子的故事,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这个故事源自《汉书·艺文志》所收录的《孔子家语》一书中:在春秋时期,大约是2500年前,楚昭王抵达萍乡,并在渡江的过程中,注意到江中有一个红色的圆形物体,大小如同斗状,正向楚王所在的船只漂浮而来。楚王询问了身边的所有文武大臣,却无人能辨识这是何种物品。于是楚王派遣使者远赴鲁国,向孔子求教。孔子告知,这个物体是“萍实”,是天地间精华的凝聚,千年难遇的吉祥物,只有成就霸业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它。从那时起,人们便将楚昭王获得萍实的地方命名为萍乡,“萍实之乡”的美誉由此流传至今。
图2 现场图片
图3 现场图片
儒家思想,自古代以来,以其温和而睿智的内涵与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庙的主体建筑,名为大成殿,此殿不仅是孔庙的核心部位,更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地。大成殿的建筑风格,主要遵循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形式,采用了重檐歇山顶的设计,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一设计寓意着孔子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影响古今。大成殿见证了儒学从古至今的传承与发展,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礼义、仁爱、中庸之道的永恒魅力。在王袭老师的引导下,团队成员齐心协力,通过诵读儒家经典的方式,追溯先贤的足迹,体验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4 现场图片
图5 现场合照
回望征程瞻仰秋收
第二站,实践团队抵达了萍乡的秋收起义纪念碑广场,并对纪念碑进行了瞻仰。在1927年的初春,主席在安源主持举行了一次关于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并在9月9日亲自引领并发动了一次震撼全国的行动——秋收起义。在这次武装斗争中,主席首次公然举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为广大的劳苦大众指明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图6 现场图片
纪念碑由“9”字、浮雕、题词、长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徽标、碑柱、火焰(火炬)、五角星、碑文、红旗、山川、稻穗等图案协调配置、有机组合。长城堡连碑柱27米,基座27级台阶、高3.9米,碑柱顶部正面与背面造型为两个“9”字,连缀起来表明秋收起义的时间为1927年9月9日,同时又有“九重天”的寓意。长城墙上的火炬和基座侧边的火焰,表示秋收起义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毛泽东的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吻合。
图7 现场图片
通过此次红色走读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了萍乡这块充满革命历史气息的土地所蕴含的无穷力量,并亲身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的感染力。成员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自己身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决心效仿那些无畏的革命先烈,继续传承并弘扬红色精神,成为红色基因的继承者,积极倡导并实践“青春有为,强国有我”的理念,为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之梦贡献青春和力量。